查看原文
其他

闲聊 | 记一篇旷日持久的论文发表

Runhao 鹿鸣Cogn 2022-04-26



对于经验不足的学术新人而言,学术论文发表的历程就像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般漫长而艰辛。


终于,前后历时三年半,经过翻天覆地般地缝缝补补,在被拒稿了四次之后,在研究生毕业前夕,我的本科毕设工作被期刊接收了。尽管最终发表的期刊比较普通,但这段坎坷的文章发表经历确实也使人受益不少,因此借这个地方梳理一下这篇论文的发表经历,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这篇文章是关于工作记忆创造性思维关系的纯行为研究,最新的版本包括了四个子研究,一个测量研究、两个双任务范式的行为实验、还有一个为了排除混淆变量的控制实验。


首先,来按时间轴梳理一下这篇文章从准备到发表的过程:


2017.10
开始酝酿

这篇文章原则上是我本科毕设,但是主要在研究生单位完成。本科时候我主要做的是发展和临床方向,也就是做问卷搭模型、做干预等研究。由于想之后往认知甚至认知神经方向转,结合课题组的方向,拍脑门决定做一下工作记忆和创造力的关系。因条件所限,是一个纯行为研究。

2017.12
开始收数据

这个研究很大,包括了测量和实验若干子实验。当时的想法是涉及变量多多益善,可以更完善地说清楚事情。但实际上这也为后来投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为时间有限,当子实验一多,被试就招不够,而且研究本身假设不强,很难讲出好故事。这个教训在之后也会提到。

2018.6
毕业论文

为了之后投稿,本科毕业论文是直接用英文写的,这个版本包括两个研究,一个测量研究——测量了言语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WMC)、中央执行功能(刷新、转换、抑制)、言语/图形创造力等变量——从而搭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关系)和一个实验研究(利用双任务范式操纵了视空间WMC,来看对创造力的影响;因为时间所限,没有来得及做操纵别的工作记忆变量的实验)。主要的结果是发现视空间工作记忆而非言语工作记忆对创造力有影响。

2018.12
第一次投稿

尝试性地投给了期刊C,不过很快就给拒了,提出了三个大问题:1.缺乏创新(of course, 拍脑门的研究没有清晰的假设驱动);2. 研究一被试量太少(硬伤,有那么多变量的模型却只有70个被试,不过因为涉及的行为实验任务太多,导致要补数据会非常艰难);3. 研究二要补实验(操纵视空间WMC引起创造力表现的变差很理所当然,无法支持我的推论,还需增加操纵言语WMC的实验来对比结果)。

2019.3
第二次投稿

在原来研究二的基础上补充了研究2b,即增加了操纵言语WMC的实验,当时为了图快速,研究2b只收了30多个被试,然后继续投往期刊X。同样,很快被拒稿,原因仍然是研究一的被试量太少。为此,决定把研究一从结构方程模型退化为相关和差异研究,删去了所有关于中央执行功能的变量,只保留言语WMC和视空间WMC两种关于容量的变量。

2019.7
第三次投稿

将稿子投往新期刊A,这回终于送审了,但审后依然拒了。原因是研究2b、研究1的样本量依然太少。因此,不得不回来再将研究一的被试补到100以上,再将研究2b的数据量翻番。(由于希望快速发表,没有补充更多被试就去投稿,反而导致花费半年去审稿之后,回来还是得补)

2019.12
第四次投稿

由于这回样本量足够了,想起期刊X的编辑说,如果补了数据可以重新投期刊X。这次于是就再投了下X,但是可能因为编辑不同,这回依然直接拒了,不过原因不是具体的实验问题,而是说与期刊定位不太符合。编辑鼓励说,这篇文章发表没有问题,可以尝试别的期刊。

2019.12
第五次投稿

继续投往新期刊T&R

2020.4
Major Revision

四个月之后收到了decision letter,终于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给了大修,意味着只要好好改,基本就能录。但是三个审稿人一共给了大大小小30多条意见,希望我能继续补两个实验(以消除另一些可能的混淆因素的影响),同时增加创造力问卷的评分者。由于是在疫情在家期间,补实验几乎不现实,补评分者则意味着所有试验的数据都要重新来,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在同门们的帮助下,我们在暑假期间增加了评分工作,重新更新了数据。同时在家设计好了实验、准备好了程序,9月初开学之后,立刻花了一周加班加点收集数据,之后进行分析和撰写。

2020.9.26
投回修改稿

9月中旬刚完成实验和分析不久即被派去出差,为了加快进度,在出差途中写完了修改稿。由于修改稿在文献归纳、数据分析等地方修改很大,又补充了实验,以为投稿后很快能回复接收,因此在出差中就信心满满的提交了。没想到编辑部又发回给原来的三个审稿人去审,尽管催了两次,依然半年多之后才收到回复。

2021.3.29
Minor Revision

终于副主编回了decision letter,确实三个审稿人和期刊副主编都很认可我的修改,然后陈述了一些包括语言在内的小问题,让最后再小修一下。由于都是小问题,当天改完返回。

2021.3.31
Accepted



回头来看这篇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作为一名新手,我非常ambitious地想在一个研究里囊括特别多的东西(最开始的想法其实比实际的研究还要涉及更多变量),以至于在最开始的测量研究中测了十几个任务。很显然,这种“贪多”是新人常犯的错误,当一个研究囊括了太多东西之后,第一个问题是实验时间太长,被试量跟不上,导致结果不可靠,最后只能不断补数据和删变量;第二个问题是越为庞杂的变量会导致这个故事越不好讲,也越没意思。


试想如果我测了100个变量,做了一个巨大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其中70个变量和我的因变量有关,另外30个与其无关 —— 那这个研究的意义何在呢?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除了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常识性结果(如很多变量与其有关)外,似乎没有别的价值,这样的研究显然也不会被有影响力的杂志青睐。类似地,也看到过有研究做了类似3*4*8*6*4的方差分析,无论是统计上还是理论意义上,这样的研究可能都没有什么意义。


本质上,“贪多”是因为做研究的时候没有清晰的设计,并不是“问题导向”。如果有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清晰的研究假设,即使涉及多个变量也是可行的,但很多时候当自己没有清晰的实验目的和假设的时候,“贪多”就是一种便于自己利用数据驱动的偷懒方法而已。没有假设驱动的结果就是论文需要东拼西凑,论文连故事的不好编,即使出了结果,在讨论部分也不一定好解释。(当然,要做到问题导向做研究,确实是需要一些积累和经验的)。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有另一些问题,比如为了能加快发表的速度,没有补充到足够的数据就去尝试投稿,可能结果是审了很久回来依然要补数据,一来一回时间反而更长。不过这一点本质上也和最开始的实验设计是有关的。


Anyway,虽然我的论文投稿运气确实是不太好(每次审稿时间都特别特别长,回头还给你拒了;之前第一篇英文论文也前后花了三年才发表),但这些经历也是很有价值的,至少提升了不少经验值。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变高手。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论文投稿,都是这么回事,而最重要的,当属从0到1的那第一步。


论文信息:

Lu, et al. (accepted). Visuospatial, rather than verbal working memorycapacity plays a key role in  verbal and figural creativity. Thinking & Reasoning. https://doi.org/10.1080/13546783.2021.1911848



以上是个人看法,且大概只适用于心理学研究(甚至可能都不太适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以请选择性参考~ 


欢迎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